【橙新聞】港醫衞接軌國家援外使命 曹雪濤:撐港參與全球衛生治理
國家衞健委副主任曹雪濤20日在醫管局研討大會致辭時,對香港醫療體系提出雙軌發展方向。據國家衞健委數據顯示,本港醫護人員過去五年參與國家援外醫療任務達47項,較「十三五」時期增長3倍,涵蓋非洲12國基層醫療建設。
曹雪濤明確指出:「香港應發揮『超級聯繫人』作用,將國際化經驗注入健康中國戰略。」其特別提及港大深圳醫院「港澳藥械通」計劃,已累計服務1.2萬名跨境患者,節省約3.8億港元醫療開支。
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補充,醫管局與內地建立的「四聯機制」成效顯著,包括:
1️⃣ 內地醫護來港交流突破250人次
2️⃣ 跨境電子病歷互通覆蓋粵港澳28間三甲醫院
3️⃣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擴至7個城市
值得關注的是,「醫健通」跨境應用將於今年第四季升級2.0版本,新增中醫藥療程紀錄互通功能。消息人士透露,香港正協助制訂《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》,已獲世衛西太平洋區辦事處採納為區域範本。
援外醫療方面,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透露,2024年將派遺首支「香港隊」參與援非任務,成員包括急症科及感染控制專家。據悉,赤道幾內亞的基層診所現代化項目已進入實質規劃階段。
國際合作板塊亦有突破,法國醫院管理局將引進本港「中西醫協作」模式,首階段在巴黎兩間醫院試行腫瘤紓緩治療。業界預測,香港醫療專業資格互認範圍有望在三年內擴至15個「一帶一路」國家。
陳國基總結時強調,醫療協作已成為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紐帶。據悉,政務司正協調發展局研究在北部都會區預留用地,籌建「大灣區跨境醫療培訓中心」,預計2026年投入運作。